[古建筑文化图说]说亭_覃力(摄影珍藏版) 

2015-05-02 01:08 发布

580 0 0


我国古代的建筑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它们大多沉静而妩媚,生动而端庄,少有西方建筑的热情和张扬。此七本书以图文兼有的形式,遴选既富于艺术美感又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精品,以实物照片说明阐释建筑史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墙、台、弄、园、楼等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蕴涵的人文意义,数篇淡雅隽永、蕴涵深邃的美文,以古鉴今,深入浅出,对建筑的历史沿革、功能应用、类别特征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作了细致精辟的述解,辅以百余幅台的照片,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手持一册,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升华建筑艺术的特有神韵。

说亭 珍藏版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亭子是最让人喜闻乐见的一种。登山临水,每每望亭而疾步,临亭而憩息……六篇清丽可诵、引人入胜的美文,谈景言情,论虚说实,对“亭”的种类特征、性质功用、造亭理论、立意组景、建筑栽植等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辅以一百七十八幅“亭”的照片,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一册在手,可深刻领会“亭”这种最能代表中国建筑特征、最为国人所喜闻乐见的建筑形式的文化艺术底蕴。

精读片断
亭作为一种景观建筑,常常以空间环境主体的形式出现,构成视觉景物的趣味中心,让人们从各个方向来欣赏。但是,它又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四面空灵,更多地强调其虚空的内部与周围的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建筑造型的外在形象,在周围空间中起到点睛的作用。它追求的是整体环境的空间美,所以,事具有“点景”和“观景”的双重作用。
颐和园中有一组亭,叫“画中游”,由三座两层的亭和游廊迭石组成,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高低错落,造型丰富生动。但是,这并不是说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四周的景物环境如画,来到
亭内,就如同走进了画幅之中,作画中之游。对于这种空间环境的美,姚鼐在《岗亭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寒暑阴零,山林云雾,其状万变,皆为兹亭所有。”这就生动地说明,亭之美,并不完全在于它的建筑造型之精,而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集四周景物之胜,从有限空间,进入无限空间。所以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多次游赏园亭之后,便由衷地发出了“四柱虚亭不设棂,天客寥廓水清冷。适然俯仰得佳会,回绝寻常色与形”(《昭旷亭》)的感慨,道出亭的妙处所在。
清人许承祖在《咏曲院风荷》一诗中说:“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写出了亭的虚空特点。而亭的妙处,就在于“虚”,在于“空”。虚空纳万境。正是这样,才形成了一种以虚为主的、空灵的、与四周环境交相流动的空间气氛。所以苏东坡才有“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象得天全”(《涵虚亭》)的感叹。
袁枚在《峡江寺飞泉亭记》中也谈到了这种内外空间交流类所带给人的感受。他说:“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他。纵横丈饮,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居,或偃仰,可放笔研,可沦苟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事者,其他乎?曾澄波善奕,余命霞裳与之对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瀑布是自然环境,是外界空间的景色,水声、松声、鸟声,乃是外部环境,而飞泉亭则在其间形成了一个适于休想的内部空间。由于事所具有的这种虚空特征,可以使内外空间景物交相呼应,故此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相反,若没有这种空间的交流,或只是孤事,或仅是瀑布,其乐趣则会大为逊色。

[pan=http://kuai.xunlei.com/d/lI0sGgKDMwD54RJVcc4]说亭_覃力(摄影珍藏版)|10[/pan]


分享本文,每次被点击增加您在本站积分: 2红宝石
B Color Smilies
[古建筑文化图说]说亭_覃力(摄影珍藏版) 

帅的人都用微信扫了!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