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谈第三期——运动与道路的关系 

2018-10-19 20:37 发布

392 0 0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干货满满的公众号~

道路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骨架

成功的路径设计

是一个成熟设计形成的关键

景观设计中最基础的

道路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如何处理行进过程中的视觉关系?

下文为你解答~




运动与道路


         人们的运动轨迹并非无迹可寻。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的运动轨迹是朝着同一方向前行。还是中途转弯;在某些地方会放慢脚步,而在某些地方又会加速通过。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通道设计的质量取决于设计师的能力,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去支持、引导人的活动,让设计有效地参与到人的活动中去。

         景观设计意味着设计不露痕迹地陪伴着人的活动。


“不经意地”行进



         对于台地和山坡,因为山体绵延很长,所以不容易看出清晰的山势走向,我们更容易识别坡底、坡顶或者山脊的线条。这些线条在地形中是特殊的,因此也就具有了线性路标的作用。

          “不经意地”行进意味着努力寻找一种行进的方法,尽可能在不经意间维持平稳的步伐,既节省体力又舒适自然。于是我们只需要花最少的精力来关注道路本身,比如道路表面,我们下一步应该踩在哪里这样的问题。

         只有当我们无需集中精力于我们脚下的每一步时,我们才能把注意力转向沿途的景象,比如沿途优美的风景、下一个路标、树林边的小鹿,等等。



         人们倾向于绕过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高程障碍。如果实在绕不过去,人们就会选择一条高程变化尽量少的道路,一条上升、下降坡度最平稳的路线。同样的倾斜度下,凸起的山坡看起来似乎是比下沉的谷地更大的一个障碍。或许是因为斜面往下沉时,行进的方向和路径表面依旧可以辨识;而在穿越凸起的山坡时,在上坡阶段,目的地和行进的路线都会暂时不可见。



         为了避免在坡地行走时“失去平衡”的不舒适感(路面与人体轴线不垂直),人们会本能地在坡地中寻找水平的路段。

         如果没有更舒适平缓的路线,人们就会找出切过等高线上的最近的、可利用的落脚点往上攀登。对于长而陡峭的山路,人们希望找出一条最节省体力的路线。因此,人们常常在爬一段山路后就转个小弯,调整一下呼吸。而且,坡度越陡,每一次转弯调整的间隔就越短。




“被破坏的”轨迹——道路的原型



         在原本没有路的地方,人们常常走过的轨迹上路面遭到破坏,就会形成道路的雏形。利用现有的、被人踩出来的路径,也就是人们经常走的路径,是我们选择道路的重要依据之一——“人是群居动物”,  ”从众效应”。

         任何一个好的通道设计都是建立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一定要对现存的景观节点或者是必须要保留的节点进行评估,还有那些必须设置于开敞空间之中的节点;建立视觉联系和设置路标都是“积极控制”的手法。

         视觉联系有利于激发前行。在中途设置有吸引力的节点(相关的景点、有趣的空间等)更是会激发人们沿着设计道路前行,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引导人们改变运行方向。

         路标明确标识出道路路线。路标可以是统一的表面材质,道路轮廓(微地形),道路宽度,以及沿路的标识(比如特有的地形,优雅的路旁树阵)。



       道路对景观的影响主要并不在道路本身,比如路面铺装,而是步移景易——通过道路设置,把沿途的景观逐一呈现在人们面前。道路引导着视线,把游者的注意力引向“景点”。道路把空间呈现给游者,指引我们“如何阅读”周围的环境质量。

         景观设计对道路的功能要求是不受天气影响,比如雨后不会留下水洼;而且便于使用,断面不能过陡,或者起伏太多,路面要适于行走等等。

         对现状景观特色的合理处理    道路关注并控制着运动。因此,正确地通过或者避开一些步行敏感区域,比如自然保护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的草坪等等,这对于保护现状景观是非常重要的。

提供一条迷人的导游小径可以帮助人们避免在敏感地区迷路。



         成功的道路系统设计总会在行进途中设置许多有趣的节点,并且会让人们明确地感到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他们得到了有力的支持。沿途插入的歧路越少,留给游人游览的景点就越宜人,简洁少分支的路线也可以看作是对前进这一活动的约束——“积极控制”。

         在此,中途设置的节点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让游人不时感到“这一步已经做到了”,  “已经达到分段的目的地”,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这让人们乐意沿着现在的道路走下去。



         间接引向目标。道路微微偏离通往目标的直线。明智的做法是不要让目的地一目了然,以降低人们抄近道的欲望。

         中途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节点,如座椅、景点、特色植物等等,可以避免人们直接奔向目的地——积极控制”。




无明确目的地的运动



         尽快到达目的地并不总是主要目的,也有一些目标点之间的松散联系。道路设计并不强调尽快到达目的地,而是强调过程。

         无明确目的地的运动类型包括远距离、贴近自然的徒步旅行,低强度、  “透透新鲜空气”的散步,最简单随意的就是在城里闲逛,看风景,也被别人看成风景。

         无明确目的地的运动也需要积极地控制。所有的户外活动者,即使本意只在运动本身,比如慢跑,都会被沿途的路标和特色景观——中间节点所吸引;有意或无意识地,这种吸引会引导人们选择继续原来的方向或者偏离原来的方向。

         沿途的节点设置对无直接目的的运动非常重要,它们能有效地强化运动过程的体验,并提供了各种特色,如可停顿的地方、运动场、视觉联系等等,提高了沿途景观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好的道路系统的质量就在于沿途迷人的景观节点的数量。

         无明确目的地——最终目的地并不是一切,中间节点变得也很重要。




路线与视觉联系



         目标明确的道路要求尽快到达目的地。因此,当场地水平的时候道路线性呈一条直线,如果遇到起伏地形也会尽量选择平稳的路线。对整个道路的感知区域主要受目的地的引导。直线型道路的“自动”感知区域——能清楚感知的视觉通道:上下大约各15°,视角范围30°~35°。

         这并不适用于那些没有明确目的地的道路。道路线型的转换带来了沿途景观的不断变化。在道路上行进的过程成为阅读沿途开放空间的过程。沿途丰富多彩的风景大大地提高了行进过程的吸引力。

         曲线型道路的感知区域——通向丰富多彩的景观,当然首先得有景可观!



         曲线道路的设置切忌只关注于道路本身的形式,道路的线性一定要根据实际地形和相关的景观要素(沿途吸引人的视觉联系)来确定。水平面上无缘无故的“蛇型”道路会让人感到武断、恼人、令人厌烦。它们违背了人们本能的活动规则,必然会导致场地因人们抄近道而被破坏。

         没有景观控制的曲线型道路,结果都被抄近道的人们破坏了。

         曲线型道路结合开敞的景致,曲线随视觉联系和视线约束而定,寻求与道路周边可能和必需的融合。





       让路面下沉是一种古老而自然的路标。在水平面上道路应该设计得特意略微下沉。

       即使只下沉5~15cm也意味着让使用者明确地感到不用离开现在的路线(道路),而且沿途的植栽通过对微地形的强化也有助于加强方向感。





         双排林荫道能形成类似柱廊或者拱廊的空间形态。

         典型的柱廊式林荫道是由柱状或是锥状的树种间隔一段距离种植而形成的。柱廊会激发出一种近乎庄严的情绪,因而更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树冠宽度足够大时便会产生贴近天空的空间——拱廊。这种空间特质是安静、安全、  “私密”的。选择适当的树种,由此形成的拱廊空间会有更细微的气氛差别,如敞亮或是幽暗,深绿或是浅绿的阴影,光点或是暗斑的区域.等等。




创造场所焦点



      任何设计都是和已经存在的场地的对话。白纸上的一个点惹人注意,它就是环境的焦点。作为观看者,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个点的位置和纸的边界联系起来。

      这个道理同样应用于开放空间,只有和其空间环境联系起来,每个特殊的点对环境的干预效果才是可理解的。

      焦点的创造基于它们的特殊位置或它们在环境中的特色

      事实上人们时刻都在寻找联系、分类现象,把现象互相“联系”起来对焦点是非常重要的。焦点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识别特殊、非凡的区域。对照空间,作为一个独立(如果需要,可以自给自足)的现象,焦点不能放在环境外理解。它们的效果、它们的特色、它们的“命运”和环绕它们周围的环境特性不可分离。但是,它们也影响环境。

      焦点加强、改变或创造空间处境。它们定义面,浓缩含义,吸引注意力,是“吸引者” 。焦点是我们运动、观看、行动时的停顿点及方位点。同时它们影响环境,激发并联系空间中的不同形体。

     焦点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们能被比较并描述:相比环境,它们是更大的、更小的、发光的、更暗的、更圆的、更有棱角的、更蓝的、更绿的、更隔声的、更柔软的、更有趣的、更令人兴奋的、更厌烦的、更清晰的、更空的、更满的等。



      相比于周边的物体,焦点是非常特殊的。因此,它们的特殊性能“自动”  (基于简单的几何位置)从空间的形式或从边界中(例如平台中心,统一的面,与边界平行的线,由强烈方向感联系的完美延伸)产生。

       同样的方法,一个特殊位置能从特殊的形态特质中突显出来。在开放的地形中,明显从环境中跳出来的是暴露的区域,例如小山顶、陡坡上的平台、特殊的地貌线(斜边、角线、脊线)和河床等。




直线与直角


   

      直角之所以称为“合适的角”不是没有理由的。和直线一起,从人类文明的黎明期在荒野劳作的时候开始,它就描绘变动的、危险的、不可预知的自然。可以预言、确定及熟悉地说,直角和直线都是以“人类的劳动”为基础产生的。直角事实上不存在的地方,可以经由想像中的参照线来寻找和确认。

       一个直角由两条相交的直线产生,这时方向缺少指示性,两条线的运动是均衡的。因此,直角是不同方向相遇达到的最平静的状态。与此对比的,两条线在直角外相遇导致不安、不稳定。但也产生运动和动力。




强调设计中的焦点


         几何和形态学上的条件划定了强势区域外的焦点,这样就需要设计一个清晰、坚固、具体布置的焦点,焦点的位置越远就越要如此,或让人们看到的点自动成为焦点,例如几何中心。

         只要一个焦点的位置依旧是清晰的,并能从环境中根据方向及位置清晰辨别出来,它就能确定(强调)它周边相关的区域,给自身分类以“服从”于环境的需要。

         寻找和环境的联系后,焦点加强了独立空间的整体感。



       在设计中,如果不是由现存的边界或明显的参照线推断出焦点的位置,那么焦点的位置将是混乱的;为了理解焦点的位置(在空间中的),必须更强烈地表现焦点。

       如果焦点及线都可控制位置外,它们必须自己解释其位置及方向联系,在解释焦点(或线)时,空间的独立性被削弱了,空间同时在理想的、秩序的系统和现存空间外的联系中存在。

       非常独立的焦点——大大地“削弱”了空间(及边界),加强了空间和外界的联系。



声明:本文源自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感谢您的包容理解。

上林苑2018秋季-2019寒假

手绘、快题、理论考研课程

软件、就业、乡建课程

最大优惠中

全国咨询客服QQ

515322636

3570025203

免费学习资料领取QQ群

626888971

全国咨询客服微信号

515322636

slyxiao2

全国咨询客服热线

18912940019(刘老师)

  15195881949(向老师)

18914720856(周老师)

18625150776(沈老师)



上林苑设计教育各校区地址



南京南林中心

主校区:南京市玄武区花园路8号(南京林业大学东门)创业园1号楼1、2层

咨询及报名办公室位于210室  上林苑设计教育

浙江农林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临安校区内

上海设计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紫竹国际大厦22楼

南通通大中心

南通市钟秀区南通大学

  钟秀校区北门2号楼2-3-、2-32

分享本文,每次被点击增加您在本站积分: 2红宝石
B Color Smilies

你可能喜欢

万科合集12.4个G

精品合集

5650 100 10

赵小龙 2015-10-31
admin 2015-05-17

El Croquis百位大师专辑part1

建筑图集

1414 0 1

壁咚君 2019-02-26
景观设计谈第三期——运动与道路的关系 
帅的人都用微信扫了!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