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提出城市空间景观的五要素即:道路,边缘,节点,地标,广场。滨水公园既是城市的节点,其本身又同时涵盖了这些景观要素。 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滨水公园以舒适宜人的环境,陶冶市民的情操,净化市民的心灵,影响市民的行为。 因此,其景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城市环境生态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于此种深刻认识,九地国际在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基地功能片区的合理划分、基地高差的有效利用、水生态与水景观的有机结合、本土文化的现代传承、植物层次的丰富塑造等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功能片区的合理划分 在尊重原有基地自然生态肌理的前提下,根据场地特征、设计主题等对滨水公园进行合理的功能片区划分。 合理的划分场地,针对不同片区进行不同的主题和功能设定,能够更好地进行因地制宜设计。 功能片区的合理划分,主要根据基地环境状况、地域人文特征、基地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以及游客容量等诸多方面,对基地进行功能和主题的划分。 常见的功能片区划分模式包括有环境特征分区模式,人文主题分区模式,游客容量分区模式等。 2、基地高差的有效利用 在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充分结合基地现状高差,布置亲水平台、游步道、自然植被等,从而营造丰富的滨水景观效果。 对于高差的利用与设计,构成了纵向的景观序列形式,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增强了滨水公园的立体化景观效果。 基地高差的利用主要体现在道路与驳岸的立体化设计两个方面: (1)道路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是根据现状高差,针对不同区段的道路进行高低区分,以丰富整个场地内的景观空间层次。 (2)驳岸的立体化设计主要是在考虑到在防洪、灌溉等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样的驳岸形式的组合,包括了自然缓坡式、挑台式、台地式、引水式等。 3、水生态与水景观的有机结合 对于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保证城市滨水公园各方面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基地景观的塑造是滨水公园最终服务于人的必要途径。 在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同时重视生态和景观两方面的效果,以生态学为重要基础,寻求生态与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景观效益,使得二者在整个城市滨水公园的设计中共同作用、相得益彰。 水生态与水景观的有机结合的具体设计手法包括: (1)构建湿地植物群落体系,形成湿地生态循环系统; (2)利用中水回收系统,将水景处理手法的多样化营造与水质的维护相结合; (3)增加生态浮岛,修复生态体系,同时增强景观效果。 4、本土文化的现代传承 运用现代方法对本土文化进行有效展示,既保护和更新了城市滨水区域的历史文化,又传承了风俗民情,也突出了滨水风光特征、丰富了现代化服务设施。 同时,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目的,使得城市河网的历史地段成为体现历史文化,彰显现代城市文化魅力的居住、商业中心,为城市注入活力与生机。 5、植物层次的丰富塑造 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离不开丰富的植物层次的营造。 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满足娱乐、交谈、休憩等多种功能,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并能够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丰富的多种生态系统。 植物层次的丰富性包括了空间上和时间上两个方面: (1)在空间上,可以根据空间功能及场地高差等,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通过具体的疏密、大小、高低错落的划分等,巧妙开辟不同绿地空间,如坡地景观、疏林草地景观、密林景观等,塑造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观空间; (2)在时间上,根据当地一年四季季相变化,对植物选种进行四季搭配,使滨水公园的植物景观做到春季桃红柳绿,夏季花繁叶茂,秋季丹枫如火,冬季疏影暗香。 分享本文,每次被点击增加您在本站积分: 2红宝石 |
-
2018-12-14
-
2018-12-08
-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