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霏同学 于 2016-9-13 20:15 编辑 东南大学建筑史分析题及参考答案 1、评述北京明清故宫的成就 答:现存的北京宫殿建于1406年,完成于1420年。“型制昔如南京,而宽敞壮丽过之”。它的布局集中了前朝各种型制的特点,如: ①宫殿和城市中轴线重合,突出宫城的地位; ②采用千步廊,在天安门南的序曲部分做文章(仿宋元); ③采用三朝五门(仿隋唐); ④采用三朝两宫制(明初); ⑤园林置于三朝两宫之后(唐); ⑥午门采用宫阙制“∏”(唐)。 故宫宫殿的艺术成就是创造至高无尚的皇权气氛,手法有: 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故宫中轴线与城市中轴线和二为一,形成一种突出秩序。这种秩序是以组织人活动的主干线路为基础。在轴线上的建筑及其附属部分采取严格对称的手法,主轴线两侧次要轴线上各建筑采取大致对称而灵活变通的手法。这是居中为美这一构图思想的必然性结果。 ②院落运用与空间变化:故宫在1.6公里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有节奏的建筑序列,使人渐入佳境,产生精神的升华,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院落的组织通过以门、廊庑、屋顶为中介,用两极渗透机理,进行转换、限定、对比、反衬,体现了中国建筑群空间与失健叠加的特色。 ③建筑形尺度的对比:故宫的主要建筑尺度高大,次要建筑则台基高度按等级降低,尺度缩小,尺度表现等级,目的是突出主体,主要通过屋顶形式,开间数的对比。 ④富丽的色彩和装饰:建筑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白色台基、土色墙面、朱色门窗、青绿彩画再加上赭色琉璃,使故宫在蓝天和全城大片灰瓦衬托下,格外光彩夺目。建筑细部和装饰、小品陈设、文字附加象征意,以示皇权之神威。 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建筑符号成熟、空间意识强化、宫殿建筑走向纪念性的**。 2、评价近代中国的西方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 答:①首先,西方折衷主义建筑本身充满矛盾。它通过灵活模仿和自由组合历史上的各种风格,取得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为解决社会需求与拘泥于固有法式之间的矛盾的探索,但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建筑新空间、新体量和不断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没有创造出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在宏伟的、豪华的建筑外表的背后,常常隐伏着功能粗率、结构扭曲、浪费巨大等弊病。这个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快步深进显得日益尖锐。 ②显然,这种状态的西方折衷主义建筑进入近代中国,必然增深矛盾。一方面,这种折衷主义建筑是近代中国样式建筑的主要构成,与它相联系得是一整套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建筑类型和新技术体系。它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传统建筑体系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建筑体系得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种西方折衷主义建筑的传入,除了一部分是中国自主和中国建筑师主动引进外,很大部分是在外国殖民地侵略背景下输入的,它的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是相悖的。而从建筑历史演进的历史坐标上来看,正是世界历史从近代向现代过渡时期,从新建筑运动到包豪斯的建立,已经孕育和萌发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建筑。因此,近代中国折衷主义建筑的兴旺,从中国历史坐标来看,是中国近代建筑活动中新体系建筑的盛期发展,是新事物。从世界历史坐标看,却是面临淘汰的旧体系、旧事物,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中国接受现代建筑的时间表。 ③时至今日,这些西方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成为城市重要的建筑文脉,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文化的融合与吸附,这种建筑已转化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我们应以开放的意识来看待这份近代建筑遗产,既看清它在近代时期能交流的矛盾,也应明确它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在今天的历史价值。 3、评述中山陵 答:①中山陵设计是中国建筑师开始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的标志,为吕彦直设计。 ②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总体布局沿中轴线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包括入口石牌坊和墓道;北部包括陵门、碑亭、石阶、祭堂、墓室,绕以钟形陵塔。作为纪念性陵墓建筑,中山陵总体规划借鉴了中国古代陵墓以少量建筑控制大片陵区的布局原则,也揉入了法国式规则型林荫道的手法,没有拘泥于传统陵园的固有形式。它选用了传统陵墓的组成要素而加以简化,通过长长的墓道,大片的绿化和宽大满满的石阶,把散立的、尺度小大的单体建筑联结成大尺度的整体,除了过多的台阶,导致谒(ye)陵的劳累和心理距离的疏远等欠缺外,基本上取得既庄重又不森严,既崇高又不神秘的宏伟、开朗景象。较准确地表达了民主革命家所需要的特定精神和特定格调。 ③从单体建筑看,主体祭堂造型没有套用传统祾恩殿的形象。平面为方形,外观形成四个大尺度的石墙墩,上冠带披檐的歇山蓝琉璃瓦顶。石牌坊、陵门、碑亭则沿用清式的基本形制而加以简化,运用新材料、新技术,采用了纯净明朗的色调和简洁的装饰,使得整个建筑群既有庄重的纪念性、浓郁的民族韵味,又有近代的新格调,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传统复兴建筑的乙烯成功的起步。 4、评价传统复兴的三种历史主义思潮 答:①中国近代新建筑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潮流,由外国建筑师发端,中国建筑师引向高潮。涉及所输入的新建筑类型和先进技术经验,如何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如何表现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在中古建筑近代化、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借鉴传统建筑遗产等重要问题。 ②形成这股思潮的背景很复杂,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围绕着侵略与被侵略的民族矛盾,“发扬我国建筑固有三色彩”成为当时中国建筑界和社会的普遍呼声。 2).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着手实施文化本体主义。 3).中国传统文化源于政治-伦理型文化,夸大了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夸大了建筑传统形式“国粹”的象征作用,把“中道西器”视为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的理想模式。 4).当时中国建筑师,大多都是留学欧美回国的,他们既有国粹主义文化观所制约的传统的道器建筑观念,也有国外建筑教育所能带来的学院派折衷主义建筑观念,再加上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式教会建筑中的先行经验,因而短期内就迅速地掀起了传统复兴建筑的活动**。 ③传统复兴的“中国式”建筑对应区分为三种历史主义: 1).复古主义(宫殿式):这类建筑极力保持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均衡和整体轮廓,保持台基、屋身、屋顶的三分构成,屋身尽量维持梁柱额枋的开间形象和比例关系。整个建筑没有超越古典建筑的基本体形,保持着整套传统造型构件和装饰细部。如杨廷宝设计的谭延闿(kai)墓祭坛、国民党党史资料陈列馆;徐敬直、李惠伯设计的中央博物院等。 2).折衷主义(混合式):这类建筑突破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不拘泥于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成,建筑体形因功能空间确定,外观呈现洋式的基本体量与大屋顶等能表达中国式特征的附加部件的综合。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祭堂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董大酉设计的上海市图书馆、博物馆。 3).以装饰主义为特征的传统主义:在新建筑的体量基础上,适当装点中国式的装饰细部,作为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符号出现。如:杨廷宝设计的南京中央医院,北京交通银行;童寯等设计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梁思成、林徽因的任仁立地毯公司。 ④可以看出,中国近代传统复兴建筑的采用的这三种历史主义的处理手法,与西方建筑的历史主义表现是一致的,是带规律性的现象,这是中国建筑在近代、现代化过程中为 民族风格而展开的一次很有意义的 。 5、通过塔反映古人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答: 塔的原型是印度的萃堵波随佛教传入中国,以塔刹的形式与中国楼阁结合形成早期的楼阁式塔,是主要对象。随时代发展,出现密檐塔、单层塔、金刚宝座塔、喇嘛塔等类型。材料由木发展为砖石、金属、砖木等,作用由主要的膜拜对象渐渐退化,甚至在佛寺中消失,只是成为寺庙屋脊上的一个符号,功能也由拜佛延伸至墓塔、料敌、眺望、风景意义、导航、风水等。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待外来文化,采取的是一种谨慎态度,把外来文化吸收消化,把它融合到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成为自身组成部分,同时用实用主义来对待外来文化,像塔那样的高层建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与广泛需求是矛盾的,于是演变成为一种符号形象,有时不用真的建起来,这也反映中国佛教能流传下来的原因,即中国佛教的特质:调合性、简易性。 下载地址:
建筑学考研——东南大学建筑史分析题及参考答案.doc
(157 KB, 下载次数: 21, 售价: 30 红宝石)
分享本文,每次被点击增加您在本站积分: 2红宝石 |
-
2016-05-04
-
2016-04-22
-
20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