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 | 景观理论十二则 

2019-01-03 14:29 发布

748 0 0
1、关于纪念性景观

“纪念”这个词,可以拆开理解,“纪”是记载,“念”是怀念,它们的反义,是失传和失忆。

天穹之下,大地之上,绝大多数发生过的事情,其实都了无痕迹,它们都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忘掉了,忘得一干二净。这当然有助于每一代人相对轻松地活着,但也让许多一模一样的愚蠢和悲剧,一次次重演。

有选择地记住和怀念一些发生过的事情,是必要的,当然,包括促成了那些重要事件的人物,都在纪念之列。

纪念性景观就是承载着这个使命的空间议题操作,它注定是观念的、文化的和政治的。

我们可以审视一下古今中外的人类聚集之处,在所有相对重要的公共空间,“纪念性”几乎是不可或缺的。“纪念性景观”是一部写在公共空间上的特定人类历史。

因此,荟萃”纪念性景观”的案例、梳理“纪念性景观”的发展,意义深远。

2、关于居住区景观

居住,是人类的头等大事。一个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对环境的感知,一定是从自己的居所、自己的家园开始的。对人而言,自己家的样子,可能比宇宙的样子,对这个人更为重要。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就是解决和回答——你的家园,应该长成什么样子?这牵涉一个人的核心审美和环境价值观。是的,你可以容忍一个你不喜欢的影剧院、博物馆或者政府大楼,但那毕竟不是你要朝夕打交道的场所。而居所,你不仅要天天睡眠于此、栖居于此,并且,不管你出发到哪里去,离开那里到多遥远的地方去,你都要回到那里。你住在哪里,哪里就是你在世界的坐标原点。

可是现在,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了。房地产商说地中海就地中海吧,说加勒比海就加勒比海吧,洋的总好过土的吧?!如果是中式,就豪华吧。我们不知道的事,也不止这一样,比如我们去一个比较正规的场合,我们该穿着什么衣服呢?我本人就比较迷茫。

文学是人学,这是个大家熟悉的观点,其实,设计更是人学。从人性出发,从内心出发,从普通人的尊严和福祉出发,从一切微小但真实的因素出发,从感动我们的地方出发,这样的设计,值得我们期待和努力。

3、关于桥梁景观

桥梁的历史,是古老而惊心动魄,诗意而充满智慧的,它是人们从不间断去实践的一种景观。

我曾去过云南的怒江州,目睹当地人靠一根滑索越过怒江大峡谷;我也见过一些古老但至今仍沿用的美丽桥梁,如福建泉州的洛阳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我也曾造访台湾的宜兰县,和建筑师黄声远一起走过他所设计的附着在一条公路桥上的人行栈桥……

神话中有鹊桥,民间传说中有奈何桥,西湖边有断桥,折柳送别之灞桥,硝烟弥漫之卢沟桥……

如今,大量巨大、粗暴、且盛气凌人的大桥在大山大水之间所向披靡,与其说是人的胜利,不如说是它们制造了更大的时空悬念。

桥梁的隐喻是,永远在此岸和彼岸之间,它们既不是此岸,也不是彼岸。

4、关于临时性景观

临时性景观,这是从时间意义去界定和感知空间意义。

临时性,它的反义词是恒常、永久、永远,但是,以人而言,我们所能真正触及的事物,往往就是“临时性”。在时光面前,不变者惟有改变。

广义而言,一切景观不都是“临时的”吗?“临时性”帮助我们洞察景观的本质意义,从而让“临时”变成一个个美的瞬间和刹那。

5、关于北欧景观

受我国先贤老子的影响,如果可以让我选择,我喜欢生活在一个恬静而少内外争斗的小国。的确,安宁的身心,安宁的风景,这是怎样的人生旷境啊。如此美好的念想,如果有人一定要我从现实中举个例证,说比如哪里哪里的话,中国的近邻不丹可算一个,说远一点的,那么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可以说就俨然仿佛如此这般了。

最后再加上一句,北欧人对地方性的珍视,这与他们的当代性看来可以并行不悖。他们努力并用心维系的,是自己的故乡之美,而不是其他。

6、关于生态修复

坦白讲,我以为当下我国现实中迫在眉睫的生态问题,首先还不是生态恢复,而是停止破坏,停止这代人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和说辞的大规模生态破坏和毁灭!

如果一代人能够遏止破坏的势头,能够就此罢休,那么,我们的子孙就可以在他们的“不肖”前辈所留下的“满目疮痍”上,更好地做做关于生态恢复的事情。

7、关于生态和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也开始模糊与公园的边界,在自然氛围中购物,在大型商业中心中感受溪流、四季、花开花落,似乎更是一种现实而非梦想。

“生态”当然是被过分滥用而几乎失去本身指代的一个词,但是即使如此,“生态”依旧是好的,依旧是符合人性和我们内心期待的事物。当政府和开发商依旧愿意用生态作为号召和口号,说明我们真的不生态和喜欢生态。

8、关于小尺度空间设计

“小”为什么是好的?小是节约、是量入而出、是精打细算、是见缝插针、是生机活泼、是多彩多样、是人性尺度、是亲切宜人。

如果我们要把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趣旨从权力导向改为权利的呵护和维系,如果我们要从土地的粗放浪费转向为节约节俭、深耕细作,那么“小尺度景观”于其中将是十分重要的角色。

9、关于校园景观

做梦反映焦虑,通过做梦,我们会发现许多人终身的焦虑,竟然不约而同是关于考试……梦回校园,那环境场景还让你焦虑吗?毕竟,除了考试,我们的校园生涯之中,还有智力搭建,还有情窦初开,还有老师、同学和自我的海量记忆。

校园时光,横亘了从孩提时代到青春期的宝贵生命阶段,现代人,是在校园中长大成人的,校园,是我们知识和长大的又一摇篮。

许多年前,我作为一个热衷在纸上涂抹诗行的文学青年,曾在初入大学建筑系时彷徨失措,对于自己是否适合或者喜欢设计这个专业没有答案,偶尔在杂志上看到汤桦(他是重建工77级的大师兄)的一个学校设计竞赛得奖方案,即时被触动,他提到了月光,校园的斜瓦顶,以及钟楼,我开始知道,设计可以是诗性的,至少一部分设计,是与诗歌心心相印的。

人到中年的大多数人,生活中早没了诗,不少人甚至成了生命中诗性的敌人,他们赤裸裸地物质和功利了。但是,作为年轻生命长大活动的舞台,校园应该是有诗性的,不管是阳光还是月光,不管是微风还是水流,抑或树林、抑或小路,都指向我们一生的美好。

10、关于街道景观

关于街,大家多少还记得有个词,叫马路。后来马和马车被汽车替代了,这个词却尴尬地留在那儿。汽车大兴其道,街变的更宽了,两边双行六车道八车道,中间还有隔离带,对面的饭店你能看到店招,人却过不去,实在喜欢要过去,打个的士得走好远掉头绕过去,弄不好还要跳表。

一段时间,街道更重视的,是交通工具的通畅和可达的效率,它成了个传输带,这是工业文明的经典装置。这当然也就是问题之所在。

慢腾腾的行人多少被疏忽了,两边的商铺多少有些衰落了,街道不再是城居者的生活舞台、邻里空间,而成了他们望而生危的隔离带。

改变之,这是若干年以来中外城市设计师的共识,让街重新成为人们喜欢去的地方,在街上重新给人尊严和自信,甚至,好的街道不仅重拾繁荣的商业,还串联或兼及了公园、露天博物馆、美术馆、植物花园等等内容,美不胜收。

11、关于城市运动公园

城市向何处去?或者说城市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不知道。关于城市的发展走向,几乎是人类未来生活状态的同类猜想,最引人遐想,也最令人费解。但是,在城市中运动,让城市的公共空间担负起可让人运动的职能,却无疑是越来越多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所乐见的事情,所实践的事情。

除了新建的运动场地和设施,旧的与运动无关的城市空间和场所,包括旧工厂、堤坝、屋顶、街头空地等等也被设计成各种广义或者狭义的运动公园,这是多有创意的事情。

我个人的观点,让打麻将的人少一点,让运动的人多一点。让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运动公园,成为城市生活的标配。

12、关于广场和自然公园

刚随《景观设计》从中欧的维也纳和布拉格两城旅行回来,说城市广场和自然公园可能正是最有感觉的时候,的确,我们不大能想象一个美好的城市能离开二者,甚至于可以进一步设问,没有此二者的城市能算是一个城市吗?

广场和公园,都是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公共产品,它们牵涉到社会学、历史、政治、文化、风俗、商业和休闲、运动、生态等等内容,它们是城市最有魅力和最具复合内容的承载体。

一个广场,往往就是一本书,一页页写满过往风云,多少人激动过,多少人停伫过,多少人漫步过,它是个空间,却充满时间的绽开和沉寂……

而一个公园,像是人们去约会自然的地方,约会自然的时候,往往就是约会彼此,约会自我。春季的城里,春最重处;秋季的城里,秋最浓处,都在那里。一朵花、一簇叶,看似无心,却似有意。

一个景观设计师,能为城市设计这两样好东西,这真是他的骄傲了。



注: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感谢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阅读原文!关注更多精彩!
分享本文,每次被点击增加您在本站积分: 2红宝石
B Color Smilies

你可能喜欢

万科合集12.4个G

精品合集

5650 100 10

赵小龙 2015-10-31
admin 2015-05-17

El Croquis百位大师专辑part1

建筑图集

1414 0 1

壁咚君 2019-02-26
景观设计 | 景观理论十二则 
帅的人都用微信扫了!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