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设计 | 童年与青春走过的地方……
课堂之外,课余之间
在深圳这样的新兴大都市,教育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和市民关注的焦点。随着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和校园建设力度逐步升级,学校的硬件设备和人性化设计不断得以完善,新形态的校舍层出不穷。
然而校园景观之于一所学校的诸多教学场景来说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校园景观在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校园景观与校园建筑的关系是否存在更有机的联系?这些问题依然有待参与校园建设各个环节的建设者们共同思考与探索。
作为海岸小学的景观设计顾问,我们正是从思考景观空间与建筑,教育和使用者的关系开始的。
穿插于建筑里的景观空间
海岸小学的规划布局非常明确,基地东侧是操场,西侧和南侧被教学楼环绕,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公立学校采用的布局形式。
除去操场,海岸小学的空间被几栋东西向的教学楼和连接它们的二层平台分别从水平和垂直向度上分割成为若干个片段式的空间,开合错落。
首层连接主要的人行入口,建筑功能以图书室、体育馆、社团活动室为主,景观空间为零散分布的中庭花园。
二层平台,串联起教学楼之间的交通,并提供必要室外活动场地。建筑功能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不同年级的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直至屋顶花园。
可以说,所有的景观空间的范围在建筑设计之初已被界定清晰,但这些空间的功能和价值需要景观设计继续延展和深入发掘。
一个小学生的日常
每天清晨,当一个小学生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他一天的生活也随之在这个固定空间内展开,校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与世界相遇,讨论,生产知识的重要场所。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满秩序感,多数时间与活动在课堂发生,然而静态定式的活动并没有办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社交等丰富需求。
如果将他们的行为做更精细的区分,不难发现那些发生在课间和放学后的活动恰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对课业压力的无形缓冲,与之相对应地,空间上介于课堂(教学)——操场(体育运动)之间的校园景观空间则成为承载这些活动独一无二的场所。
多重空间满足使用者的心理诉求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自主感,胜任感和需要感。
小学生建立自信心,责任感,自控力和团队精神等品质的过程,也同时是深层次心理诉求得到了回应的过程。从他们的内心需求出发,让我们找到了一个重新看待那些存在于缝隙间的景观空间的方式。
一个多层次,多重特性的景观空间组合,有机的与建筑功能和交通流线相融合,带着一点自由与浪漫,一点新奇与包容,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回应小学生的心理诉求。
学习与游乐相交融的互动空间
字母、色块、堆叠的木平台与种植,将室内球场屋顶的花园,定义成为一个学习、社交与嬉戏相交融的场所。
设计阶段的种种设想,在小使用者到来之际得以萌发,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打开了一个远超设计师预判的校园场景。
不禁自问,究竟是景观空间定义了他们活动,还是他们定义了空间的属性和景观的功能?
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无法彻底预判,答案往往就在使用者身上......
当坐卧停躺,跳跃躲藏,追逐嬉戏,思考聊天等活动在此展开,这个在建筑关系中用于连接交通的大平台变得生动起来,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而不同。
开放弹性的展示空间
设计介入空间的手段和程度是多样的,在有限空间中,选择通达性和连接性更好的平台空间有节制的置入景观元素,为如校园艺术节,跳蚤市场,社团集聚等展示类活动预留更具弹性使用空间。
秩序中的浪漫
“人们总是爱好感觉,而在诸多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有所作为或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更爱观看。”
——亚里士多德
色彩、植物与光是来源于自然界的三个元素,像孩子一样自带活力与变化的属性,在生机勃勃的校园中赞颂长大的伟大。
五颜六色的种植池,像是一个个神奇的盒子,长出了树和小草。
屋顶的试验田和走廊的绿带,一个吸引孩子们观察,一个保持了他们与栏杆的距离。
主入口天井中矗立着一棵苍翠挺拔的蓝花楹,更似小学生一般向光,突破,出类拔萃。
场所与情感的联系
全新的校园,处处是窗明几净和初发的嫩绿,但这还不是它最终的面貌,无论是风格的形塑还是底蕴的积叠,都需要时间的推演,这也许是几代师生的传承与更迭。
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在其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每个独特的场景,也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美好童年的回忆。
拾级而上的大台阶,提醒着你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课间时分,迫不及待的想要自由飞翔!
雨天将至的夏日黄昏,校园散发着一股宁静。
夜幕徐徐降临,老师有时也是晚归的孩子……
结语:播撒了一粒种子
校园景观的设计,或许并不在于它是否精致,是否高贵,是否处处体面,而更多可能在于,它是否合理地顺承并延伸了建筑空间,是否丰富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户外学习,教学,交流等活动行为,甚至,它,是否启发了学生。期待这个开学季播下的种子,得以在每个使用者心中开花结果,传递,延续。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海岸小学
景观设计:IF本色营造
项目团队:楼颖邱彧 宋英佳 李肖 刘雨欣 周煜
设计时间:2017
建成时间:2018
类型:校园景观
地址:深圳南山区后海片区蓝天路支一路
面积:13408.87m
业主:深圳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 华润(深圳)城市建设运营事业部
委托阶段:概念方案至施工图设计
建筑设计: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摄影:河狸景观摄影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随着深圳高速发展,校园用地规模的日益紧张与优质学校环境的高期待,已成为当下校园建设的最主要矛盾。而设计委托方,南山外国语学校是深圳领头学校之一,在教育领域上一直承担重要作用;因此校园建设方面,更需要站在城市的角度去思考设计。
此项目是位于深圳后海片区的南山外国语学校的高中部校园。除去标配的跑道操场,被矩形建筑体量框出的景观面积零散且细碎。如何积极地利用有限的空间,构建丰富的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体验和艺术修养的空间,是本次景观设计的重要挑战。
立足于人和使用
高中生是最特别的一个学生群体,一方面他们处于最活泼、最灿烂、以及对未来充满憧憬的花季雨季;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高考,是承受学习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
景观设计立足于高中生的三大特质:青春活力,怀揣梦想,步入成熟。
△ 设计语言生成 | design vocabulary
△ 景观总平面图 | overall landscape plan
文化植入于空间
高中生犹如洁白无瑕的玉石,备受瞩目,期待发光,因此,景观设计引用了《礼记聘义》中对玉的六大特征:“礼”, “知”, “乐”, “信”,“义”, “仁”作为景观主题植入学校各个重要空间。
“礼”-校园礼序空间
景观塑造校门主入口的仪式感和序列感为主,强调南外学校的稳重和端庄,中间为开阔广场,是校园通行和集会的主要空间,而绿墙结合校名,形成独特的南外情感记忆点。
“知”-户外知识花园
这是在阶梯教室上方的无覆土区域,设计将这个空间打造成了由课桌和长凳组成的户外知识花园;同时,条状的绿化穿插于此之间,形成在自然中学习,在阳光下交流的氛围。
△ 充满阳光的下午,那是一起写过作业的桌椅
“信”-演艺阶梯教室
这里是户外的第二课堂,5米跌落的剧场式木质阶梯,形成了有趣的竖向变化和观看界面。由叶子形状组成的演讲台和表演台是整个下沉空间的中心聚焦,同时,这是也支持小型演出,班会等聚集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是高中生相互交流,培养彼此信任的雏型空间。
△ 多年后,仍想起当年在这里一起讨论的愉悦,还有那一起排练的欢乐
“仁”-蜿蜒静谧林间小径
校园西侧规划有一条消防通道,景观设计将其打造一个线性蓝花楹花园步道,形成了一个静谧,私密的散步通道。考虑到高中生学习压力和性格发育,这条道路也是为他们调节心理,独处,释怀的重要空间。
△ 相约于深浅不一的树影下,是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乐”-下沉音乐花园
下沉音乐花园是一个在负一层的方形空间,周边被音乐、舞蹈及美术教室等环绕。因此,在设计上,除了必要的休憩性和通过性考虑,设计强调艺术性,由三个彩色亚克力板形成的弧面景墙,丰富了空间层次,同时也形成了回音的空间效果,将听觉的细腻变化尽收耳底。
“义”-畅仰湾区天际的开放操场
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结合两个室外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是师生们进行集体体育活动的场地,是培养团队协作的空间。而开阔的操场空间使得视线可通达远处的深圳湾城市天际线。
结语:启发性的景观
于人生,高中匆匆三年,我们希望往后回忆,南外的景观讲述着曾经一起并肩学习、一起谈笑过往、一起树下相约、一起胡闹中长大的故事。
我们营造空间,空间引导行为,行为影响心理。我们设计的更多是一种“刚刚好”的景观(Decent and Subtle Landscape),让空间回归于使用场地的高中师生们,丰富求知探索的学习氛围,照顾健康心理的环境需求,让学生们在其中愉快长大,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类型:校园景观
地址: 深圳南山区科苑大道和工业八路交界处
项目面积:27420.7m
景观设计:IF本色营造
项目团队:楼颖 王竹君 苏子珺 周煜 吴宪 孙丽娜 徐跃华
设计时间:2017
建成时间:2018
业主: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华润深圳城市建设运营事业部
委托阶段:概念方案至施工图设计
摄影:河狸景观摄影
注:本文整理编辑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end
生态修复 | 环境治理 | 用地分析 | 城市规划 | 景观设计
旅游度假区 | 商业及综合项目
商务合作
联系业务热线:
028-86628703
028-86625698
扫码交个朋友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