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景观设计营造 · 干货
点击上方“园景人”,选择“置顶公众号”第一时间分享实战景观干货
New Chinese landscape
新中式/景观/营造
新中式景观设计营造
ATR
中国美学意境
新中式建筑是在现代设计对于传统庭院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对中国传统庭院的发展,其中就参杂现代因素,例如传统庭院中的元素和新型材质的碰撞;传统庭院元素的现代化简化,却不失传统韵味特色的设计,这些都慢慢的形成了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景观设计手法
替换手法
新中式庭院设计中,通过采用新的材料,来展现现代园林的质感和气息,使之既具备传统园林的沉着和韵味,有带有现代园林的简约和大气。
“解构”和“重组”
在新中式庭院设计中,对传统园林和现代庭院的构成要素进行解构再设计。不同元素之间结构重组,不同元素之间相互融合,以此展示不同以往的新中式庭院风采。
下面我们就来说下中式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六大设计元素。
▼山水景墙
中式造园的意境总是带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山水景墙运用不同品种的材料模拟自然山水。
无论是山水画板还是山形雕塑,抑或其他山水主题元素,融入景墙后,都能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意趣。
▼拴马桩
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常放置在居民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
▼月洞门
“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元素,中国艺术生命不可忽视的因素。
圆,有圆满之意,确切符合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在生活中,也能见到一些中式“圆”的运用,比如月洞门。
▼亭台长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亭台楼阁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载体。
▼一池三山
“一池三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模式,始创于汉代,并于以后在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曲水流觞
流觞之俗,以流杯亭、流杯渠等形式得以半自然化的保存,可以说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样式大致经历了由自然曲水形到规则化曲水形的过渡。
新中式景观造园手法
新中式景观设计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自然离不开框景、障景、抑景、对景、借景、漏景、夹景、添景等经典手法。除此之外,结合现代的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框景应用
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优美景色。
障景应用
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隔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对景应用
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可观赏堂、山、桥、木或在堂桥廊处可观赏亭、台、楼、阁,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对景。
漏景应用
漏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观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借景应用
在视力所及范围内,将好的景色组织到园林视线中的手法。
夹景应用
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受力,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且能够引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观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
新中式色调的选择
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青竹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
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
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
水墨黑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
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
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
新中式植物选择
植物选择枝杆修长、枝叶飘逸、花小色淡的种类为主,如:竹、水石榕、垂柳、桂花、芭蕉、迎春等,形成明净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
新中式景观植物设计区别于中国古典园林植物设计的特点,它更为简洁明朗,古典园林植物种植以自然形、多层次、多品种植物混植,而新中式景观植物种植以自然型和修剪整齐的植物相配合种植,植物层次较少,多为二至三层,一般为“乔木层+地被层+草坪或大灌木”等形式,品种选择也较少。
新中式景观之美
新中式景观设计,
不仅美于细节,更美于其意境。
细节如纸、如笔、如烟,
意境如文、如诗、如画,
她表达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情怀,
更一种温文尔雅的境界。
推荐阅读
山水 · 咫尺之间造乾坤
园景人
中式 · 铺装
园景人
砂砾石 · 景观肌理
园景人
----------------广告------------------
中国院子+绿城桃源小镇+融创+东原+阳光城+园匠杯启动仪式+地产景观匠心营造论坛,火热报名 ...
------------------------------
(图片来源网络,系园景人(ID:xyzwin)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页:
[1]